当前日期: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旗下讲话
9月19日升旗讲话(政教处主任 石勇)
浏览:43 发布人:admin 发布时间:2016/09/19

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首先,我想与大家分享一篇发表在19274月《清华周刊》上的关于“清华学生一日”的文章。

“早晨七点起床,七点半早餐,八点上第一节课。上午四节课,课间休息十分钟,到九点五十五分做柔软体操。十二点吃午饭,饭后到图书馆读报。下午一点至四点上课,没有课的就到图书馆自修。四点,图书馆和宿舍一律关闭,学生们更换运动服,到健身房或操场上运动。晚七点半开始自修,十点半图书馆闭馆。十点五十分就寝,十一点熄灯。此时整个学校寂静无声。”

简单的一份时间表,把清华学生的忙碌和充实生动地展现在我们面前。清华大学作为中国一流的高等学府,以其浓厚的学术氛围和辉煌的学术成就成为了无数莘莘学子向往的求学之所。

那么,这样的氛围从何而来?又是什么能让清华的校园里弥漫着这种让人向上的精气神儿呢?

答案很简单——是清华明确的日常规范以及站在这些规范之后的清华人高度的自律和对于自身修养的追求。

相反,有一则寓言故事,名为《河水和河岸》,河水认为河岸限制了自由,一气之下冲出河岸,涌上原野,吞没了房舍与庄稼,于是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它自己也由于蒸发和大地吸收而干涸。为什么寻求自由的河水最终又失去自由呢?那是因为他寻求的那种无拘无束的、绝对的自由是不存在的。过度的自由只会给他人带来伤害。人人都不遵守交通规则,别人无法正常通行,自己也会陷入困境。只有人人遵守规则,保护规则,才会让我们共同拥有的一片蓝天更加蔚蓝,才能保证我们的学习更有序。

规矩是牵制风筝的细线,风筝虽有一定的高度限制,但可以自由的飞翔,安全的降落。如果细线断了,即使它穿过云层,最终也会摔得遍体鳞伤甚至粉身碎骨。学习需要规矩,成长也需要规矩,但是在我们的身边,经常会出现这样一些不和谐的音符。例如,早晨总有同学姗姗来迟;个别教室中垃圾灰尘随处可见;教室走廊上总有人起哄打闹;大课间也有同学在跑操时说话嬉笑、不带跳绳、不认真做操;有的同学课堂内外零食不断;还有我讲了多少次的,升旗仪式和每天上午不穿着统一服装,进了校门仍然把自行车骑得飞快等等。更有甚者,有同学发泄私愤破坏公物,比如咱们南楼东楼梯的消防箱屡屡被破坏,这边我刚找人换了玻璃贴上消防标语,没过几天,总有人把它打破,我不知道是不是咱们初中学生干的,我也可以不厌其烦的一次次把他修好,但是,我更担心的是这个同学的心理问题,希望他住手吧。也许有的同学会辩护:“区区小事,何足挂齿?难道这真的是区区小事吗?上课迟到的一声报告,使沉浸在思考中的思想中断;课堂上随意的插话,严重影响了正常的教学秩序;随手一扔的一片废纸,给我们的环境带来了污染;进校门骑得飞快的自行车,威胁着同学的安全;本是无足轻重的小小冲突,却大打出手,两败俱伤。显而易见这些违反规矩的行为轻则会使同学们文明素质低下,成绩下降,重则会使人误入歧途,影响一生,其后果不堪设想。

有一个比喻,非常形象。意思是规章制度这样的规矩好像是寒冬日里的火炉,如果你不去碰它,它会为你带来温暖。对我们学生来说,就是能为我们营造一个舒适的学习环境。但如果你去碰火炉,它会使你疼痛。当然,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并不意味着我们墨守成规,不求创新,相反我们要与时俱进、开拓进取、勇于创新。只有用做出的图形,才算得上世间最新最美的图案。

    昨日的规矩,已经造就了今日的我们;今日的规矩决定明天的我们。当把外在的规矩渐渐的内化为自己良好习惯时,我们就会自觉的用良好的习惯去对待生活和学习。让我们从身边的点滴小事做起,让我们从现在做起,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五中人的规矩;无论是在生活上,还是学习中,都坚持讲规矩,只有这样,我们的班集体才会越来越团结,我们的校园才会因你们每一个人的上进而锦上添花。